【身邊好人】郴州呂功平:轉業(yè)士官不顧生命危險跳進冰冷河水營救年輕男子

來源:資興市文明辦 作者:資興市文明辦 編輯:歐文君 2022-11-28 20:47:00
—分享—

呂功平,,1990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州門司鎮(zhèn)水南村呂家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大專文化,轉業(yè)士官,,父母是地地道道老實本分的莊稼人,。

呂功平 從小少年立志

呂功平9歲那年,發(fā)生了一件讓他刻骨銘心的事,,1999年5月,,父親因長期操勞,加之身體不太好離開了人世,,當時全家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這個事讓家人和親屬都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那年他哥哥才13歲,。從那時起家庭所有的負擔都落到了他母親一個人身上,,剛開始這幾年,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母親身體不好,,三年之間做了兩次手術。他的母親常常以淚洗面,,常拉著兄弟倆的手含淚說道:“兒呀,,一定要聽話,努力的學習,,將來做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漸漸地,,母親的身體也得到了恢復,,他母親就立下誓言: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難,都堅持不再改嫁,,再苦再累也要將倆兄弟撫養(yǎng)成人,。呂功平回憶說,在那個年代,,農(nóng)村的收入過低,,父母會常常因為家里沒錢不夠吃發(fā)生不愉快,。

作為一名農(nóng)村婦女,他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堅強的婦女,,一個人種10畝的稻田,,養(yǎng)兩頭母豬,拼命的操勞,,供他兄弟倆上學,,經(jīng)受各方面的壓力,但他母親平日里對呂功平兄弟倆要求特別的嚴格,,從小就教育兄弟倆自立,、自強,不要去和別人家的小孩去攀比,,努力讀書,,長大了一定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呂功平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父親走后的那幾年,,他經(jīng)常在半夜時分一個人哭醒,就因為父親的離去,,他看到母親為了兄弟倆讀書,,吃了那么多的苦,他思想上慢慢的沉積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美德,。呂功平記得,,母親每天都是凌晨四點鐘就起來篩稻谷,吃飯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十多歲的呂功平看到自己的母親,,心里這么苦和勞累,就特別心疼我母親的處境,,思想里那顆正義的種子也慢慢的在心中萌芽,,立志長大后要做一個行善積德、大義凜然幫助窮苦老百姓的好人,,因此,,呂功平從那時起就變得特別懂事與勤奮,。每到周末時就立刻回家?guī)椭赣H一起干農(nóng)活,,幫忙母親分擔家庭生活上的重擔。

勤學苦練 把青春獻給部隊

時間翻到2008年,,轉眼間呂功平成長到為18歲年輕小伙子了,,正值高中畢業(yè),母親是知道兒子的心事,,要出去賺錢,,想早點承擔家庭的重擔,也就遵從了他的意向,不去上大學早點賺錢,,也就是這一年的春節(jié),,他的一個表叔來到他家走親戚時,談到個人前途的問題上,,問小呂有沒有想去當兵的意向,,當時他的意見也不是特別的堅決,但是把這個事答應了下來,,轉眼到了來年的9月份,,當時正在廣州打工的呂功平,接到了家里打來的電話,,讓他去應征入伍,,就這樣,他開始了軍旅生涯,。剛到部隊,,他有點不太適應部隊的這種緊張的生活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經(jīng)常打電話跟母親訴說特別的累,,有想回家的念頭,,就在此時,部隊排長陳明軍,,發(fā)現(xiàn)小呂不安的表現(xiàn),,并給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見他的情緒特別低落時,,給他做最愛吃的湘菜,,還給他講了特別多的人生道理和一些待人接物的規(guī)矩,就這樣,,在部隊首長的精心呵護和教導下,,以及母親和家人的支持下,他成功熬過了最堅難的時刻,。他常?;貞浤赣H的一句話就是,“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名武警戰(zhàn)士,,肩上背負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責任,一定要在部隊好好表現(xiàn),,做一個充滿正義感與責任感的人”,。經(jīng)過在部隊的摸爬滾打和部隊首長及戰(zhàn)友的精心栽培與鼓勵下,呂功平在政治思想,、軍人作風,、軍事素質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加上部隊首長和戰(zhàn)友們的關心愛護,特別是陳明軍排長,,是他第一個找呂功平談心,,了解他有沒有報考軍事院校這方面的想法,并且再三的囑咐呂功平要好好表現(xiàn),,把工作干得出色一點,,爭取能考個士官院校,為部隊爭光,,為自己也為家鄉(xiāng)父老爭氣,,就是在這種正確思想引導下,使呂功平迅速的成長起來,,每當他特別難過的時刻,,都會想起部隊首長和母親的教導,“不管有多么的艱難都要向前看,,勇敢的大步向前闖”,。

時間到了2010年9月份的時候,呂功平不負眾望,,順利地考入了武警杭州指揮學院(基層后勤管理專業(yè))學習,,從這時開始接觸基層后勤工作,服務官兵的衣,、食,、住、行,, 2011年7月,,呂功平從學校分配到寶雞支隊眉縣中隊,當時正值中隊炊事崗位缺編,,他第一個報名,,從普通兵投身三尺灶臺,鍋,、碗,、瓢、盆,,烹,、炸、煎,、煮,,他每天睡得比戰(zhàn)友們晚,,起的比戰(zhàn)友們早,,就這樣一干就是七年,。

2017年,他轉崗司務長,,從基層一步步學起,,學制度,學搭配,,學保障,,戰(zhàn)友們每一頓豐盛的菜肴都留下了他辛勤的痕跡。在2018年支隊集中組織勤訓輪換時,,他沒有把自己當做成為一名后勤兵而落后于別人,,在結業(yè)時,他以各科優(yōu)異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戰(zhàn)友們的好評,,改變了部隊首長對后勤兵軍事素質弱的印象,。

日常生活工作中,處在司務長崗位上的他,,對自身更是嚴格要求,,“堅持不義之財不可取,自己的血汗錢要珍惜”,。他親力親為帶領后勤人員保質保量搞好部隊后勤保障,,并受到領導和官兵的一致好評。2018年12月還被大隊評為“標兵司務長”,,先后在2013年12月,,2019年12月受部隊嘉獎。

呼救聲聲就是命令

2020年12月退役,,回到家鄉(xiāng),,等待安置,在部隊生涯中早就想考個駕駛證的他,,回到地方的第一想法就是先考個駕照,,報考后每天去練車,然后回到大興西路湘建小區(qū)休息,,時間一天天的過得飛快......

2021年1月26日上午10:40左右,,他同往常一樣,同資興市平安駕校教練何小平(電話:13762530059)以及王書瓊(電話:18175503192)等三名學員共5人,,從桂陽科目二考場回資興,,(11:48)到達羅圍公交站臺,他和王書瓊一同下車,,走路回家(往鯉魚江方向),,當走到鯉魚江大橋橋頭時,突然聽到橋下傳來呼救聲,,“有人落水,、有人落水了...…”的呼喊聲,,他隨即往橋下看了過去,只見橋下河中有人落水,,情況特別危險,,一旁穿紅色衣服的婦女嚇得手舞足蹈,他讓她趕快去找木棍救人,,但她嚇得已經(jīng)慌了神,,就在這時候,他叫一旁的王書瓊大步通過橋邊的臺階跑了下去,,只見落水者已經(jīng)在水里掙扎了幾分鐘了,,已經(jīng)開始往下沉,估計吃了幾口泥水,,當時他拼命的喊周圍的路人快下來救人,,但也無濟于事,就在這時,,發(fā)現(xiàn)溺水者順著河水正往橋下游漂的時候,,他是靈機一動,在橋邊綠化帶的樹底下找了一根長的木棍,,把落水者小心翼翼的挑到岸邊,,待到手能拉住時,他迅速抓住落水者衣服后面的帽子,,一把將落水者拉上了岸,,然后叫在一旁穿紅色衣服的女子把落水者抬到路面上橋頭的交通治安崗亭內,把落水者放在烤桌的凳子上,,把所有的衣服都給脫了下來,,然后把他身上的外套給他披上,只見落水者凍的發(fā)抖,,嘴里還留著長長的唾液,,情急之下他再次撥打110報警電話(12:14)當時接到報警的東江派出所民警侯建(電話:18807351770)立馬帶兩名工作人員趕赴現(xiàn)場,民警候建向他了解了事件的主要經(jīng)過,,核實情況落水者的真實身份(系資興清江鎮(zhèn)人何志琳)并填寫完報警案件登記表后,,他俏俏離開了現(xiàn)場,回到了鯉魚江大興西路住處,。

救人事跡不脛而走傳為佳話

落水者名叫何志琳,,是資興市清江鎮(zhèn)玭珠村上羊屋石組村民,2001年7月13日生,,患有癲癇病,,父親早逝,當時因癲癇發(fā)作落入水中。事后,,何志琳的叔叔何社詳經(jīng)多方打聽到救人英雄呂功平就住在該市鯉魚江大興西路湘建小區(qū)12棟1單元,。27日早上,何社詳帶著侄子何志奇,、何志琳從清江鎮(zhèn)偏遠的玭珠村出發(fā),,來到東江街道辦事處,,把感謝信和寫有“無私救人獻愛心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救命恩人呂功平手上,表示真誠的感謝,,救人事跡不脛而走,,在湖南紅網(wǎng)、資興新聞網(wǎng)等網(wǎng)絡媒體上及當?shù)亟诸^巷尾中被傳為佳話,。

來源:資興市文明辦

作者:資興市文明辦

編輯:歐文君

二審:李科

三審:廖英武

本文鏈接:http://nttongqun.com/content/646655/62/12095451.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資興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