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歷史中的清廉小故事

來源:武穴市場監(jiān)管 編輯:黃珊珊 2024-11-30 22:34:42
—分享—

廉政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剛正不阿,、廉潔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華夏文化中已成經典,。

兩袖清風的于謙

……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證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p>

不私一錢

……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jiān)經過那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可是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jiān)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jiān)聽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陶母退魚

……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楊震拒金

……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睏钫鹫f:“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蓖趺苓@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以廉為寶

……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我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p>

“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提高拒腐能力,,自覺從一點一滴中加強黨性修養(yǎng),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將黨的純潔性內化為牢不可破的操行底線,永葆清正廉潔本色,。

來源:武穴市場監(jiān)管

編輯:黃珊珊

三審:廖英武

閱讀下一篇

返回資興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