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患者同“呼吸”——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周海泉

來源: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作者: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編輯:陳如婧 2023-01-13 19:56:48
—分享—

微信圖片_20230113171655.png

微信圖片_20230113171658.png

“周主任,,2床病人突發(fā)病情變化,病情重,,需要搶救,。”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凌晨4點醫(yī)生值班室的寧靜,,剛剛才躺下休息的周海泉趕緊拿起手機接聽,。周海泉立馬快步走向2床,又一次加入搶救的工作中來,,歷時1個小時的搶救患者轉危為安,。

在患者眼中他是一位醫(yī)德高尚、處處為患者著想的好醫(yī)生,;在學生眼中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知識淵博的好老師;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嚴謹求實,,鉆研進取的優(yōu)秀學者,。他謹遵醫(yī)者誓言,心中裝著患者,,始終以一顆愛心,、誠心、責任心溫暖著患者,,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初心,,他就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的周海泉。

履使命,,做表率,。

病情就是責任。在主任周海泉的帶領下,醫(yī)護人員們“陽”了也絲毫沒有退縮,,前赴后繼回到工作崗位,,24小時不停歇為患者們提供著醫(yī)療服務。作為最早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科室,,周海泉深知,,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就是守護危重癥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線,他們團隊就是群眾生命健康的“守門人”,。在這場戰(zhàn)“疫”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周海泉帶領呼吸醫(yī)護團隊站在最前沿、沖在第一線,。作為科室的“定盤星”,,周海泉在病床最緊張的時候,仍就“應收盡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將原有床位83張擴增至110張,。隨著全院各科室陸續(xù)開放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周海泉白天忙著在科室例行查房,、到各科室會診,,夜晚制定診療方案、巡查病房,,每天接打電話近50個,,直到最后一位病人安置妥當才肯離去。

“我們永遠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這點困難不算什么,!”這是“呼吸人”的使命擔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住院患者人滿為患,。

不能倒,不能退,!

周海泉帶領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醫(yī)護團隊,科室一共6名醫(yī)生,,任何一人倒下,,就有可能造成排班脫節(jié),6名醫(yī)生時刻待命,,隨時準備沖到一線,。危重癥患者治療,護理工作復雜,,需要不停地為患者吸氧,、吸痰,,導尿、灌腸,、下胃管……病區(qū)里充斥著呼叫器的“滴滴”聲和醫(y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聲,等觀察完患者病情,、寫完病歷,、打完針后,早已超出下班時間數(shù)個小時,。

周海泉的家人和年幼的孩子全都高燒不退,,他對同事們只字不提、繼續(xù)工作......夜晚的值班室里,,他一個人坐著默默吃著已經涼了的晚飯,。“我們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就是一個大家庭,,有困難大家團結在一起,,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救治危重癥患者我們責任重大,,我們責無旁貸,,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一定會咬牙頂住,,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讓陽性患者盡快轉陰,讓重癥患者轉危為安,!”周海泉說,。

同呼吸,顯大愛,。

周海泉,,這位有著23年臨床經驗的醫(yī)生,一次又一次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執(zhí)行“新十條”措施,,團結全院各科室,,全力以赴打好“保健康、防重癥”戰(zhàn)役,,堅決筑牢我市疫情救治防線,。他時刻堅守科室,對病人極具耐心,,對每一位發(fā)熱病人都進行細致的篩查甄別,;隨時到其他科室參加會診,,統(tǒng)籌調度輕癥及重癥病人,使每一張病床充分發(fā)揮最大效率,;給全院做培訓,,學習新冠重癥的早期識別、分型和規(guī)范治療,,對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實行分層分類救治,,確保患者收治在不同科室也能獲得同質化診療,。

周海泉表示: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在當下責任重大,,看著病人和家屬渴望救治的眼神,加上其他收治科室需要指導,,大家都不敢有一絲的松懈,,疫情沖擊下,惟有用盡全力,,共克時艱,,用責任和擔當堅守防線!

來源: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作者: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編輯:陳如婧

三審:廖英武

本文鏈接:http://nttongqun.com/content/646745/57/12230687.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資興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