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資興市關工委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教育,,市三中30名留守兒童參加了此次活動。

當天,,大家參觀了“兩曾”故居紅色教育基地,,聆聽了曾中生,、曾希圣兩位革命前輩踐行初心使命的感人事跡,,接受了深刻的理想教育和精神洗禮。
據(jù)悉,,曾中生,、曾希圣兄弟是資興市州門司鎮(zhèn)春牛村人,年少時一同外出求學,,先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雖歷經(jīng)艱難挫折,,但始終初心不改,,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獻出了全部心血,,充分展示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高尚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
學生們紛紛表示,,一定銘記黨的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好少年,。

隨后,,三中學生參觀了興寧鎮(zhèn)稅里村譚政文革命事跡展覽室和回龍山瑤族鄉(xiāng)柏樹村曹里懷革命事跡展覽室,。
“今天的學習使我懂得了為什么要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基因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就是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就是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就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努力,!”三中學生廖瀅說。

市關工委在參觀結(jié)束后寄語學生,,希望少先隊隊員以少先隊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擔當使命勇做時代新人,。在感悟和傳承革命精神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的過程中,不斷充實,、提高、豐富自己,,在實踐中增長見識、砥礪品質(zhì),、強化本領,努力使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讓自己的美好年華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
市關工委主任袁生權(quán)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