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丨清正廉潔小故事6則

來源:中共平定縣委黨校 編輯:黃娟 2024-05-18 10:09:02
—分享—

廉潔是中國傳統(tǒng)之一,,廉潔就是清廉,就是不貪取不應得的錢財,;潔是潔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態(tài)度;廉潔就是說我們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tài)度,。為官為人清正廉潔是根本,學習自古流傳下來的廉潔小故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

圖片

01 

清廉正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美德,,是興國安邦之源,,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是應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于謙,,可以作為是清正廉明的代表。他是我國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愛戴,,被尊敬地稱為“于青天”。

于謙60歲壽辰那天,,門口送禮的人絡繹不絕,。于謙叮屬管家,一概不收壽禮,?;噬弦蛴谥t忠心報國,戰(zhàn)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貓金座鐘,。誰知管家根據于謙的囑咐把送禮的太監(jiān)拒之門外。太監(jiān)有點不高興了,,就寫了“勞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勞勁不松。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情不通,。”四句話,叫管家送給于謙,。于謙見了,,在下面添了四句:“為國辦事心應忠,做官最怕常貪功,。辛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碧O(jiān)見于謙這樣堅決,,無話可說,回去向皇上復命去了,。

于謙辦事鐵面無私,,清廉正直,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貪官,?;实垡灿X得于謙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貪官的誣陷下,皇帝尋了個罪名,,撤了于謙的官,還要問他的罪,。于謙在牢里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廉潔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們要經常告誡自己,要廉潔自律,,同時還要敢于同違反廉潔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為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02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采石時,,采到一塊寶玉,他擔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么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蹦侨艘詾樽雍睉岩蛇@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弊雍闭f“我把不貪的品格當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于禍患,。”子罕就讓那人暫時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于《左傳·襄公十五年》。后來,,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

03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被派往陜西周至當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xiāng)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xiāng)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里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xiāng)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李財主也不甘示弱說:“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白居易沉下臉說:“什么理長理大?成何體統(tǒng)!”趙鄉(xiāng)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節(jié),。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于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

04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zhí)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家人聽罷,,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

家人聽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但愿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家人把詩寫在紙上,,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月月紅,。”

05 

隋朝時,,趙軌曾任齊州(今濟南市)別駕,,東面鄰居家有桑樹。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紅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滿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撿起來,,送還給鄰居,并告誡兒子說:“我并不是要以此來求取名譽,,只是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會不安?!壁w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績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獎,,被征入朝任職。離開時,,父老鄉(xiāng)親們都灑淚送別,。一位長者代表百姓捧著一杯清水,顫巍巍地敬奉到趙軌面前,,說:“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壁w軌非常感激,,接過杯水,,一飲而盡。后來,,趙軌任原州(治今寧夏固原)總管司馬,,注意嚴格約束部下,對百姓秋毫無犯,。有一次,,趙軌領人結隊夜行部下不小心,馬踏入田中,,踩壞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進。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賠償了損失后才率隊起程。原州的百姓,、官聽說此事后,,無不感動,并從此以趙軌為榜樣,,注意自己的操行,。

圖片

06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一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后,,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面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見他極力贊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殿,對姚崇說:“你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干,,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币Τ缣谷坏卣f:“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p>

唐玄宗見姚崇能秉公處事,,十分高興地說:“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了你對他的教導,,我也不能原諒他,。看來只有罷了他的官以正朝綱,?!币Τ鐝妥嗟?“我教子不嚴,罪該受罰,。如果陛下因此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說他是當了我的替罪羊了?!?/p>

唐玄宗聽后十分贊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個性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

來源:中共平定縣委黨校

編輯:黃娟

二審:林依娜

三審:廖英武

閱讀下一篇

返回資興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