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2時19分
正式迎來
立夏節(jié)氣
綠蔭遍野,,風暖晝長
橫塘新荷,,花叢蝶忙
春日漸遠
夏日初來
天文學(xué)中
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標志
氣節(jié)小課堂
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7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交節(jié)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jīng)達45°,。歷書:“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绷⑾暮?,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因此又稱“春盡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jié)律不一。立夏時節(jié),,中國只有南嶺以南地區(qū)呈現(xiàn)“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qū)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
《逸周書·時訊解》有云
立夏之日,,螻蟈鳴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展現(xiàn)出這個節(jié)氣物候景象變化的層次感
螻蟈鳴丨初候,,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
蚯蚓出丨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稓v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王瓜生丨三候,,王瓜生?!秷D經(jīng)》云,,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墻垣,,葉似栝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jié)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藥中所用也。
立夏的朝氣蓬勃
早被文人墨客寫在了詩里
敦煌二十四節(jié)氣壁紙之立夏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唐·高駢《山亭夏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
肩輿頗平穩(wěn),,澗路甚清涼。
——唐·白居易《早夏游平泉回》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宋 · 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初夏》
立夏這天
各地有著獨具特色的習俗
“吃立夏飯”
這一天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
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
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
后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
稱為“立夏飯”
“迎夏嘗新”
江南地區(qū)有立夏嘗“三新”的俗諺
傳統(tǒng)的“三新”即
櫻桃,、青梅、鰣魚
“立夏稱人”
立夏還有稱人的習俗
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
秤鉤懸一根凳子
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
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吃蛋”
立夏吃了蛋
熱天不疰夏
天氣漸漸炎熱
人們?nèi)菀姿闹珶o力,、食欲減退
稱之為“疰夏”
立夏吃蛋
能預(yù)防這些苦夏癥狀,,避免疰夏
因此,立夏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立夏粳”
湖南長沙有吃立夏粳之習
立夏粳又名粳坨子
即糯米粉拌鼠曲草做的湯丸
吃起來清香柔軟
諺云
“吃了立夏粳,,麻石踩成坑”
“立夏吃個團,,一腳跨過河”
意為吃了立夏粳渾身是力氣
鼠曲草
亦名水蟻草、水菊草,、老青
民間以為鼠曲草有祛風除濕
清涼解毒
強筋壯骨之功效
主治浮腫,、白帶、氣鼓氣腫,、筋骨疼痛,、濕熱、濁淋等
立夏
三宜
健胃
天氣逐漸變熱,,人們的食欲也有所下降,。立夏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diào)養(yǎng)胃氣”,。飲食應(yīng)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并煮粥,擱涼后食用,,能起到健胃,、解暑的功效。
午休
立夏后,,正午氣候炎熱時,,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于體表,。午飯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頻頻,。
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以30~60分鐘為宜,。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yǎng)神,,轉(zhuǎn)轉(zhuǎn)眼睛,能促進血液流注到眼部,,緩解眼疲勞,。
靜心
中醫(y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娥B(yǎng)生論》:“夏更宜調(diào)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绷⑾闹H要注意清心除煩,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
常按揉內(nèi)關(guān)穴(手臂內(nèi)側(cè),,腕橫紋上兩寸),能調(diào)心養(yǎng)心,、補益氣血,、養(yǎng)心安神。
立夏
三忌
冷飲
貪一時冰爽口感,,吃過多冷飲,,會讓“喜燥惡濕”的脾胃受傷,出現(xiàn)腹脹,、食欲減退,、容易困倦等癥狀。
消熱解暑可以新鮮果蔬代替,比如西瓜,、桃子,、草莓、黃瓜,、綠豆等都是很好的清熱利濕食物,。
大汗
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陽氣漸長,、陰氣轉(zhuǎn)弱,,氣溫逐漸走高,體內(nèi)新陳代謝加快,。中醫(y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易傷陽氣,。
生活中要避免劇烈運動導(dǎo)致大汗淋漓,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等慢節(jié)奏的有氧運動。
濕熱
受濕熱天氣的影響,,人體也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適反應(yīng),,包括口苦、食欲下降,、腹瀉,,還可能出現(xiàn)皮膚濕疹。
可多吃些祛濕,、清熱解暑的食物調(diào)理身體,,如:薏苡、黃瓜,、空心菜,、萵筍、蓮子,、冬瓜等,。
初夏時節(jié)
萬物已然復(fù)蘇
卻又未到極盛
豐年唾手可得
但仍需艱苦勞動
人生當如初夏
時刻昂揚向上
永遠自強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