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跟傳統(tǒng)汽車來講,它的構造等所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從實踐操作方面來講,,就有很大的區(qū)別,自己要參加廠家售后的培訓,,要看書或者結合自己操作,,鉆研這個技術?!?span>郴汽集團資興分公司維修工袁科說,。日前,記者在郴汽集團資興分公司汽車維修廠看到,,維修工袁科正在認真檢測汽車電路。
袁科從事汽車維修行業(yè)長達26年,通過不斷學習,、鉆研,,從一名學徒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去年他榮獲“資興工匠”稱號,,榮譽的背后,,是他對技術的不斷追求和對職業(yè)的無限熱愛。

袁科在1998年開始踏入汽車維修行業(yè),。當時的汽車是以化油器發(fā)動機和機械傳動系統(tǒng)為主,,他從學徒做起,擰螺絲,、換機油,,每天泡在車間里,反復拆裝發(fā)動機,、研究故障零件,,很快便掌握了汽車維修的技術要點。2007年,,他入職郴汽集團資興分公司,,主要負責公司的大巴車維修。該公司目前有大巴車208輛 ,,其中柴油車23輛,,新能源汽車185輛。隨著公司的大巴車從柴油到純電的更新,,對汽車維修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更新的發(fā)動機和各類新故障,袁科并沒有退縮,。他一邊自學,,一邊請教,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

去年,,我市遭遇“格美”臺風特大自然災害,受災鄉(xiāng)鎮(zhèn)的部分車輛因涉水拋錨或電路受損,。袁科接到公司派遣任務后,,毫不猶豫奔赴災區(qū)搶修泡水故障車輛。“當時他輪休,,接到我們一個電話馬上過來修車,,外面修車基本上是他去,(自己)開車,。有一次有一輛車在東坪壞了,,傳動軸掉下來了,,當時是下暴雨,他接到我們的電話以后,,他自己開車跑到那里去了,。”郴汽集團資興分公司汽車維修廠技術員袁平均說,。
由于大巴車故障多發(fā)生在行駛過程中,,故障車輛通常要在下午才能送修。別人下班時,,袁科的故障車輛維修才剛剛開始,,有時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搶修,,是家常便飯,,從未抱怨。 “這么多年來,,他所有修的車,,經過我檢測,是合格的,。技術方面還是蠻強,,遇到什么疑難問題,都處理得蠻好,,他是最主要的骨干力量了,。”袁平均說,。
現(xiàn)在,,無論是傳統(tǒng)燃油車的發(fā)動機故障,還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問題,,甚至是同行束手無策的疑難問題,,到了袁科手上,總能找到解決方案,。由于工作表現(xiàn)突出,,袁科連續(xù)十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稱號,他謙虛地說:“我還會繼續(xù)加大學習力度,,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確保車子能夠安全地出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