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廉潔文化

來源:國家文物局 作者:范 煒 編輯:林依娜 2023-04-09 22:03:39
—分享—

“清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崇廉尚廉從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們的心中,,也刻畫進(jìn)文物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rèn)識一下文物里的廉潔文化!

文物話廉潔

銅鑒觀得失


圖片


西周 四十三年逨鼎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藏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彼氖赀F鼎銘文中蘊(yùn)含的任官以廉,,為政以德思想,體現(xiàn)了中國先民的政治智慧,,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nèi)容,。銘文中的四個“毋敢”是周宣王對監(jiān)察官單逨廉潔從政的職責(zé)要求,是對官員權(quán)力和責(zé)任的規(guī)范與明確,。 

此外,,古代日常用來梳妝、照容的鏡子,,被賦予了反省自觀,、以知得失的寓意,。古代仕人借鏡子的潔凈光明,表達(dá)潔身自好,、遵守規(guī)矩的志向,。


圖片


西漢 “中國大寧”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香遠(yuǎn)

“蓮”與“廉”同音,而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的高貴品格又使其與“廉”同義。有潔身自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寓意,。


圖片


清 馮寧 荷花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


南宋 銀鎏金荷花盞 鎮(zhèn)江博物館藏

蟬鳴清風(fēng)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中,蟬的意象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也折射出中國文人的價值取向,。從魏晉時期開始,詩人詠蟬的作品,,多是在稱贊蟬的高潔,,來隱喻對人格的贊許?!俺鰤m不染,,飲露餐風(fēng)”的品性,清高廉潔的形象,,使蟬成為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吟賦謳歌的對象,。


圖片


新石器時代 玉蟬 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


明 蟬形玉硯 濟(jì)南市博物館藏

廉潔義士 剛正不阿 兩袖清風(fēng)

伯夷叔齊忠貞抱節(jié),不食周粟 

伯夷和叔齊,,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伯夷叔齊二人愛國守志,、清正廉明、仁義禮讓,、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的寶貴財(cái)富。


圖片


宋 李唐 采薇圖 故宮博物院藏

劉寵 一錢太守,,清廉為民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十分清廉。后來他被朝廷調(diào)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dāng)?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后來實(shí)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圖片


明 生肖鷺蓮紋壓勝銅錢 濟(jì)南市博物館藏

海瑞 鐵面無私,,不慕權(quán)貴

海瑞,海南瓊山(今??冢┤?,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為人剛正,懲治貪官,、打擊豪強(qiáng),,修筑水利工程,深受百姓愛戴,,是明朝著名的清官,,被后人稱為“海青天”。


圖片


明 海瑞 奉別帖 山東省文物總店藏

鄭板橋 高風(fēng)亮節(jié),,兩袖清風(fēng)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清代著名文人畫家,。曾任濰縣知縣,鄭板橋離開濰縣之日,,城內(nèi)萬人空巷,,“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畫像以祀”。他為官清正廉潔,,勤政愛民,,頗有政績。


圖片


清 鄭燮 墨竹圖 旅順博物館藏

新時代廉潔文化應(yīng)契合時代要求,,探索廉潔文化建設(shè)路徑,,在廉潔文化核心內(nèi)涵、表現(xiàn)形式,、傳播方式上突出時代特征,,展現(xiàn)新時代廉潔文化精神內(nèi)涵,營造崇尚廉潔的濃厚社會氛圍,。

來源:國家文物局

作者:范 煒

編輯:林依娜

三審: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