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新聞網訊(記者 黎秀蓮)“七月楊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在這金秋九月的時節(jié),,板栗熟了,,讓我們一起到三都鎮(zhèn)高橋村的板栗種植大戶那里,撿板栗去,!
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譽,,屬于健脾補腎,、延年益壽的上等果品。板栗樹,,為山毛櫸落葉喬木植物,,是中國培育最早的果樹之一,西漢司馬遷在《史記》的《貨殖列傳》中都有明確記載,,由此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了。眼前這片栗子,,樹不算大,,但正到了成熟季,,不少板栗正裂開了嘴巴,迎風“笑哈哈”!
這片板栗樹基地是高橋村大坪村民曹新華家里的,,她說這一片有20多畝,,面積不算多,所以她選擇了自然成熟的采收方法,,就是等板栗成熟掉落到地上再來撿,,或者是上到樹上搖動一下,讓已“開口笑”的板栗掉下來,,最多用竹桿輕輕打下來,,這樣采收的板栗飽滿充實、質量高,、品質好,、耐儲藏。“我不灑農藥,,因為灑農藥會有殘留物質,,就對質量和營養(yǎng)有影響。”曹新華說,。
曹新華當時在種植板栗的時候,,選擇了早、中,、晚不同的品種,,這樣有利于錯峰上市,才有時間及時采收,。“八月二十幾號就開始上市,,最遲的就十一月份,早晚熟品種都有,,能滿足市場需求,。”
三都高橋村的大多數(shù)村民原來都是在煤礦上班,,隨著煤礦資源的枯竭,,大家開始尋找其他致富門路。2002年左右,,曹新華想轉型發(fā)展,,看到這里大片大片的荒山,覺得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雖然投資回報期長,,但是可行,。
“我們做了很多實驗,種了很多種果樹,,包括柑桔,、柿子,、銀杏等等,就發(fā)現(xiàn)板栗最適合我們這里的地勢,、氣候,。”曹新華說。
現(xiàn)在的板栗樹雖然三年就可以試果,,但一般來說,,也要七八年才長成大樹,產量才上得來,。曹新華說,,今年風調雨順,產量不錯,,“今年的話,,畝產不說一千斤,都有八,、九百斤,。”
但種植業(yè)也是有風險的,前期的投入比較大,,本來這片林子2004年已試果,,2006年初見成效,但是2008年的特大冰災,,差點全部毀了,。“就全部折斷了,2009年就沒有了,,那個時候,,兩口子哭都沒眼淚。”回想起10年前冰災時的情景,,曹新華至今仍心酸不已,。
又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這20多畝板栗樹才又慢慢恢復,,長大成林,。據(jù)了解,栗子樹有30多年的收獲期,,在曹新華的精心管護下,,相信這片林子將迎來一個又一個的豐收年!